2006年5月至2008年10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平顶山市文物局和叶县文化局组建考古队,对叶县文集遗址被南水北调主干渠占压部分进行考古发掘。
叶县文集遗址位于河南省叶县常村乡文集村及其西南地,遗址大体可分为东部和西部,其东北部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至龙山文化遗址,西南部主要为金元时期的遗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干渠自南而北纵贯金元遗址的中东部。由于该遗址的遗存十分丰富,在原计划8000平方米的基础上,又扩挖了3000多平方米,实际发掘面积达11300平方米。
遗址文化层堆积较厚,平均深度近2米。遗址几乎是不间断地前后纵跨唐、宋、金、元、明,尤以金代遗迹和遗物最为丰富。就各地层之间相互叠压的关系来看,该遗址从下至上也就是从早到晚可分为以下不同的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唐代早期,只有少数几个灰坑与灰沟,推测当时这里可能只是作为农业耕地使用,个别灰沟可能是排水设施。
第二个时期大约在唐代后期至北宋时期,遗址上出现大面积的硬土踩踏面,估计是一处广场类性质的大型活动场所,但遗迹与遗物发现不多。
第三个时期大约在北宋末年至金代早期,遗址上首先出现了大范围的堆积很厚的夯得很坚实的青褐色垫土层,显然这应是某一个经过统一规划的大型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的地基。紧接着遗址上出现了一些排列不很规则的柱洞,显然属于较为简易的草棚式房屋,当然也有一些用青砖砌成的房屋。与此同时,还出现了很多的火膛、火池、地灶、水井与窖藏坑。第四个时期为金代中晚期,遗址中出现有4个范围不等、土色不一的、几乎连成一片的大面积垫土层,我们称之为建筑基址。在这块较大范围的建筑基址西半部,有大片的排房式建筑物。
第五个时期是金代末期至元代早中期,是遗址中最后一次大规模建筑时期。房屋基址同样也是在一个较大范围的垫土层(即建筑基址)之上建筑起来的。只不过是其建筑方式与此前不同,皆采用大块河卵石作为墙基的基础与柱础,建筑规模更大、更宏伟。此后随着这些房屋的废弃,该遗址也就衰落了。
第六个时期大约为元末明初,遗址范围缩小,退缩到金元时期遗址东北部的一个角落,土要是一些用河卵石堆砌成墙体的房屋基址与庭院式的围墙。它的废弃即标志着该遗址的终结。
文集遗址共发现各类遗迹1470多个,计有大型建筑基址7处、房基50多座、灰坑1100多个、窖藏坑10多个、灰沟20多条、道路3条、地灶80多个、火池100多个、砖池60多个、水井14眼、地道1处、墓葬4座。
其中最为重要的遗迹是5座保存较好的较大型房基、4个存留瓷器数量较多的窖藏坑和1个埋藏有一大缸铜钱币的窖藏坑。绝大多数遗迹都位于金代至元代初年的文化层之间。
窖藏坑位于房屋基址之内或其附近,大多是口小底大的竖穴圆形坑,并有少数为方形坑,还有一种带有地道式洞室。在众多的窖藏坑中,有4个坑出土瓷器达90余件,连同铁器、陶器在内计有100多件。
有一个铜钱窖藏坑内出土满满一大缸铜钱,估计有800多公斤,绝大多数是北宋铜钱,也有南宋与金代铜钱。其他的一些窖藏坑或多或少地出土一些瓷器、铜钱币或铁锄、铁鏊、铁桶箍等器物。在这批窖藏坑所出瓷器中,尤其以3件套保存完好的配有盏托、盏碗与盏盖的茶盏更为引入注目。这批窖藏坑的年代大都属于金代,最晚可能迟至元代初期。
出土遗物单就现阶段复原情况看,已发现完整或较完整的器物2300余件。以其质地的不同,可分为陶、瓷、三彩、铁、铜、银、玉和石。其中瓷器数量最多,大都是生活用器皿。以釉色的不同,可分为白、黑、青、钧、酱色五种,其中白瓷占绝大多数,黑瓷、酱釉色瓷次之,青瓷与钧瓷数量较少。据不完全统计,瓷器的器型计有碗、盘、钵、盏、盂、瓶、灯、执壶、尊、盆、缸等器皿类物。此外还有瓷俑、绞胎球、玩具等。就其装饰技法来看,计有模印、刻划和绘花,装饰花纹的种类计有三彩、白地黑花、红绿彩和青花。比较典型的瓷器品种有白釉瓜棱盂、葵口碗、菊瓣纹碗、斗笠碗、黑釉凸黄线执壶、三彩枕与灯、白地黑花碗与盆等。
在几个金代的大灰坑里,有不少白瓷碗的圈足内墨书有姓氏或人名,推测可能是使用者的姓或名,此外,在一件碗内底部还发现有“都务”、“都”等字样的墨书题款。这些记载可能与本遗址在某一时期的用途密切相关。
从遗址出土的瓦当与大型吻兽类房屋构件、大量的民用瓷器与少量较为高档的瓷器,较为集中的大型地灶与火池,相对集中的铜钱币与瓷器窖藏坑,以及较多的围棋子、骰子等与娱乐活动相关的玩具来看,这里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村落遗址。
综合多方面因素,考古人员认为文集遗址应是自唐代延续至元代的、在金代发展为较大规模的民间商品流通、交易场所----集镇一类的遗存。
遗址中较为清晰而明确的地层关系和丰富的遗迹、遗物,为研究这一地区唐代至明代的历史文化面貌,尤其是金、元时期民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发展状况提供了一批珍贵的资料。
下列所选器物,按考古报告,全部定为金代器物。
01.青釉碗
口径22.4cm,底径6.9cm,高10.9cm。敞口,斜弧腹,小圈足。青釉,釉面有冰裂纹开片。垫烧。
02.青灰釉碗
口径22.8cm,底径6.7cm,高10.8cm。口微敛,斜弧腹,小圈足徽外撇。青釉泛灰,有较强的玻璃质感,釉面有网状开片。
03.花口菊线纹碗
口径24.4cm,底径7.8cm,高11.6cm,花口、弧腹、小圈足。器腹呈菊线状,与花口相对应。青釉,釉面莹亮,釉面布满网格状开片。垫烧。
04.钧瓷扣银边碗
口径13.7cm,底径4.5cm,高8cm。口微敛,斜弧腹,小圈足。口原施银扣,已剥落。天蓝色釉,釉面光亮,匀净细腻,通体冰裂纹开片,垫烧。
05.青釉碗
口径19cm,底径5.5cm,高8.8cm。敞口,斜弧腹,小圈足。青釉泛灰,有较强的玻璃质感,通体冰裂纹开片,口沿釉薄处呈酱褐色。垫烧。
06.钧瓷葡萄紫斑碗
口径8.6cm,底径2.9cm,高6cm。器型较小。敛口,弧腹,小圈足。葡萄紫色釉,部分泛蓝,釉面光亮,匀净细润,口沿釉薄处呈浅褐色。垫烧。
07.青釉侈口碗
口径13.6cm,底径3.8cm,高6.1cm。尖唇,侈口,斜弧腹,小圈足。青釉泛灰,有较强的玻璃质感,通体冰裂纹开片,垫烧。
08.钧瓷碗
口径11.2cm,底径4.1cm,高4.6cm。敞口,斜弧腹,小圈足。天蓝色釉,釉面光亮,匀净细腻,通体细小冰裂纹开片,口沿和器身釉薄处呈浅褐色。垫烧。
09.青瓷小碗
口径8.5cm,底径3.1cm,高4.7cm。器型较小。尖唇,口微敛,弧腹,小圈足。青釉绿中泛灰,有较强的玻璃质感,口沿釉薄处呈浅褐色。垫烧。
10.满釉支烧板沿盘
口径17.8cm,底径9.5cm,板沿宽3.1cm,高3.1cm。宽平板沿,外沿凸棱一周,浅弧腹,大平底,圈足。天青色釉,釉面莹亮,光洁细润,口沿釉薄处呈浅褐色。满釉支烧。
11.板沿盘
口径18.2cm,底径10.7cm,板沿宽3.1cm,高3.3cm。宽板沿,略内斜,外沿浅凸棱一周,矮弧腹,大平底,圈足。天青釉泛蓝,釉面光亮,匀净细腻,有冰裂纹开片,口沿釉薄处呈浅褐色。满釉支烧。同时出土的盘、碗器类,除板沿盘为满釉支烧外,其余足端无釉,皆为垫烧。
12.钧瓷盘
口径16.6cm,底径5.3cm,高3.8cm。尖唇,敞口,斜弧腹,平底,小圈足。天青色釉,釉面莹润,通体冰裂纹开片,口沿釉薄处呈浅褐色。垫烧。
13.青瓷盘
口径15cm,底径4.8cm,高2.9cm。尖唇,敞口,折壁浅腹,平底,小圈足。青釉泛绿,釉面莹润。垫烧。
14.钧瓷执壶
口径2.2cm,底径4.9cm,高10cm。圆唇,溜肩,鼓腹,下腹向底缓收,平底,圈足。腹部一侧有流,流口微残,肩部有一对应执柄。天青色釉,釉面光亮,匀净细腻。
15.钧瓷盖、盏、托
通高7.8cm。盖为平沿,顶部下凹,内唇翘起,形成子口与盏扣合。盏为敞口,弧腹,平底,小圈足。托为宽平板沿,斜弧腹,平底,圈足。盖、盏、托皆为天青色釉,釉面光亮,匀净细腻,通体冰裂纹开片,口沿釉薄处呈浅褐色。垫烧。
16.钧瓷盖罐
底径5.2cm,高9.3cm。盖为平沿,顶部下凹,中有一握纽,内唇翘起,形成子口,与罐身扣合。罐为敛口,深腹外鼓,下腹向底缓收,平底,圈足。天青釉泛蓝,釉面有较强玻璃质感,通体冰裂纹大开片。垫烧。
17.钧瓷盏
口径7cm,底径3.6cm,高5.4cm。敞口,弧腹,平底,圈足。青釉泛紫,釉面莹润,满布细密冰裂纹开片,口沿呈浅褐色,部分露胎。垫烧。
18.青瓷三足炉
外口径10.3cm,内口径8cm,残高7.6cm。宽折沿,略内斜,外沿突棱一周,短颈,圆鼓腹,外附三个锥状足,圜底,底心挖一圆凹坑。青釉泛绿,釉面有玻璃质感,通体冰裂纹开片。
19.青釉支烧盘
口径24.2cm,底径13.8cm,高5.6cm。敞口,弧腹,圈足。底部有5个小米粒状支钉痕。青釉泛绿,釉面布满冰裂纹开片。汝窑敞口圈足盘的圈足多以外撇为主。
20.钧瓷匜
口径16.7cm,高7cm。尖唇,敞口,斜弧腹,平底,内凹足。口沿外附槽形流,流下附环。天青色釉,釉面光亮,匀净细腻,釉面布满组密网格状开片,口沿釉薄处呈浅褐色。造型精致。
21.青釉盘
口径17.8cm,底径10.8cm,高4.1cm。尖唇,敞口,斜弧腹,平底,圈足。釉色青绿泛灰白,釉面侵蚀较严重。垫烧。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所有,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旨在传播收藏资讯,不作商业用途,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删除;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