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网 - 瓷器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国际新闻 | 国内新闻 | 企业新闻 | 投资指南 | 行业动态 | 行业科技 | 政策法规 | 瓷器保养 | 瓷器选购 | 历史文化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玉器宝石 > 匠心之路——宋文智手工作坊创烧达旗本土陶瓷器小记
B.biz | 商业搜索

匠心之路——宋文智手工作坊创烧达旗本土陶瓷器小记

信息来源:cccwww.com   时间: 2022-08-03  浏览次数:139

  在达拉特旗街上舒馨园底店有一家智窑陶瓷文化艺术工作室,不宽敞的房间里有球磨机,有时还可见一小堆泥,而在矮矮的围墙上及花钵里,却有大小不一、款式多样的碗盏瓶罐等,有的完好无损,有的残破不全。主人宋文智说:“这些都是不成功的产品,屋子里还有一些废弃的。”为了创烧出达旗本土陶瓷器,他一直在探索的路上。

  初见宋文智,你会对他外表印象深刻。中等身材,身材不胖不瘦,;二是他的头发烫成了卷,既显“另类”,又感觉很有艺术范。近两年来,他一直沉浸在陶瓷器的制作创烧中。

  1991年宋文智出生在达拉特旗王爱召镇大淖村,在他的记忆里,自己的童年和泥土是分不开的,祖上就曾做这一行。到了父亲这一辈,这个手艺断了,但也许是基因使然吧,小宋打小就对陶瓷感兴趣,电视上,只要有关于陶瓷的节目,必看无疑,有关写景德镇的文章,他也一篇不漏。

  那时候,他对“陶瓷”概念模糊,只知道自己家用的碗、碟这些是瓷器。“做陶瓷”就是和小伙伴一起玩泥巴,他觉得十分有趣。从小和泥土的亲密接触,在宋文智的心中播下“瓷艺”的种子,同时受祖辈的影响,他渐渐喜欢上了捏瓷,开始刻苦学习美术,2006年前往江西景德镇学习工作。2009年他放弃在景德镇日收入500元的资深工匠工作。当时师傅们不同意踏实肯干的他离开,可他像当年去往景德镇时一样,听从了内心的召唤,执意回到了家乡达拉特旗开了“智窑文化艺术工作室”,开始了自主创业。天天捏,日日练,他用几年的时间捏了不少的瓶子、茶具等,几千个工艺品见证了他的执着。

  宋文智告诉记者,家里不富裕,而他又把自己在景德镇挣的钱都投入在了建窑上,而且,本地的泥土不耐高温,一烧就裂就碎,本地又风大,而烧瓷又忌风大,为了避开风天,宋文智往往选择在夜间烧制。不料有一回半夜起大风,一窑瓷因此全部废掉,一次就损失了7000多元……

  失败了多少次,流了多少汗水与泪水,宋文智已记不清了,然而他从没有退缩没有气馁,没有资金了,他就再跑去景德镇挣两三个月钱,再回来投入到瓷窑中;技术上不过关,他就一次次地反复实验,反复向景德镇的师傅请教,同时继续在陶院进修,增进自己的烧瓷能力……

  终于在2017年,他成功地将本地的泥土再加黄河流沙烧制成了瓷具,改变了本地泥土只能制陶不能变瓷的历史!

  “景德镇的泥塑作品是好,但我不能‘照葫芦画瓢’,要捏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我现在正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工艺制作代表性传承人。”宋文智说。

  店里可以做陶土杯子、瓶子、茶具等,宋文智向记者介绍说,瓷艺是门古老又现代的艺术门类,中国的陶瓷艺术主要分为传统陶瓷和现代陶艺两种,传统陶瓷主要指的是一些日常用品和传统美术陶瓷,而现代陶艺更偏向于抽象的艺术作品,用于表达艺术家一些个人的情感,以及对社会对人生或者对美的追求。瓷泥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创作出许多不同的东西,不仅仅局限于大家印象中的碗、盘、碟子一类,只要插上想象的翅膀,什么都能做。一件简单瓷器的制作,需要10道繁复的工序:摞泥、拉坯、修坯、晒坯、捺[nà]水、画坯、雕刻、上釉、烧窑、成瓷。每一道工序都是关键,少了任何一道,瓷品都无法呈现出它的韵味与美好。

  家人是宋文智最大的后盾,不论在多么困难的情况下,家人都给予了他最有力的支持。他的姐姐宋恩慧大学就学雕刻专业,后又去景德镇专修了艺术绘画,是他的得力帮手,而没有多少文化的母亲,如今也拿起了画笔,开始画上了花鸟虫鱼……

  目前,宋文智主要做仿宋器型,碗盏、瓶罐、壶炉等,产品主销达旗、包头市等地茶友圈、花艺圈。因为有花艺爱好者定制,渐渐地从“爬件”转为“立件”烧制。

  宋智文说,老祖宗留下的工艺,如今可以走进普通百姓生活,这更需要我们传承并发扬光大。(鄂尔多斯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俊平)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瓷器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