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网 - 瓷器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国际新闻 | 国内新闻 | 企业新闻 | 投资指南 | 行业动态 | 行业科技 | 政策法规 | 瓷器保养 | 瓷器选购 | 历史文化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玉器宝石 > 山西省盂县窑瓷器装烧技法探究
T.biz | 商业搜索

山西省盂县窑瓷器装烧技法探究

信息来源:cccwww.com   时间: 2022-07-19  浏览次数:135

  山西省盂县窑瓷器装烧技法探究

  《文物世界》2016年03期王丹

  摘要:瓷器的造型与装烧方法、使用的窑具有着密切的关系。窑具是研究装烧方法的重要方面,也是瓷器造型特征成因的主要依据。山西盂县古瓷窑遗址经过调查,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并发表过相关的遗址调查简报。在实施《山西省宋金时期瓷窑址数据库的建立和应用》项目过程中,进一步对盂县窑采集的瓷片以及窑具残片进行研究,并参考调查简报中窑具的信息内容,使得盂县窑烧制瓷器的装烧技法更加明确。本文拟通过对盂县窑采集的瓷片标本进行分析,进而探究其装烧技法特色。

  盂县古窑址位于山西省盂县县城东约15里的磁窑坡村,窑址所在地文献最早记载见于《元一统志》∶""石甘有窑十处在盂州。""《永乐大典》∶""盂县磁窑一座,在县东南三十里。""1977年在山西盂县磁窑坡发现了窑址。产品多以白瓷为主。装饰有印花、刻花等,也有的以镂空装饰器足。调查资料表明,该窑可分为素白瓷、印花白瓷、刻画白瓷、黑花白瓷四种。1982年《中国陶瓷史》一书将山西地区的窑厂按其产品特点划归到定窑和磁州窑这两大窑系里,而盂县磁窑坡窑属定窑系。从发掘简报中了解到∶""磁窑坡窑的遗物当为终金一代,过去关于盂县建窑烧瓷的上限时间,一般都定在北宋晚期,这是抱了谨慎的态度。而从调查所获的遗物分析,盂县窑创烧于金代早期甚或更晚,而终烧于金代末期,元人的入侵应是其停烧的主要原因""。

  一、盂县窑装烧技法的使用

  盂县窑属民间瓷窑,烧制的瓷器都是民用品,容易受周围瓷窑的影响,生产的瓷器产品较粗糙、不够细致,使用的烧制窑具也相对简单些。目前可见的有关盂县窑的研究文献较少,通过对调查简报内所列窑具内容,以及对实物标本的考证,判断出盂县窑主要采用了五种装烧技法,大致情况如下∶

  1.支钉垫烧法

  支钉是烧制瓷器时使用的垫烧工具,作用是防止器物之间的粘连。此法具体的操作是将烧制时器物之间先用支钉固定在器物的圈足上,再叠放到另一件器物的内心固定好,如此重复再放入筒状匣钵内烧制,烧制完成后取出,将支钉敲掉即可。该种方法从盂县窑采集的瓷器标本中可以观察到,多用于烧制刻花碗、盘等器形。另外从残留的支钉痕迹可以看出,盂县窑烧制碗、盘采用的支钉个体较小,这应该是为了尽量减少对器物刻花图案的影响而设计的。调查简报中还提到了支钉使用数量依器物大小分别采用三、五、六几种,而又以五支钉数量较为多见(图一)。

  

  调查简报中有提到一件黑釉盆,对它的描述是∶斜折沿,斜直腹,宽矮圈足。器外施黑釉,沿面及器内施白釉,内底有支钉痕。口径41.6、足径24.8、高9厘米。证明了在盂县窑的烧制中对于较大的器物也使用过支钉垫烧法。

  2..钵正烧法

  从发掘简报中可得知,盂县窑使用的匣钵大致有筒状匣钵和碗状匣钵(呈碗状或钵状)两类。

  ① 筒状匣钵

  发掘简报中有见到,直口,直壁,长筒形。底部内壁突出,做成承托器物的舌台,外壁为瓦棱。棕黄色粗砂胎,其口径25厘米,高度25厘米。直壁接近底部斜切内收。这种匣钵可以满足用来装烧较大器形的需求,使用时将装好坯体的同样大小的匣钵逐个叠置到所需的高度时为止,可以反复利用。由于底部造型内收,较口径窄,这样匣钵在叠置时就能略微内嵌在下面的匣钵口部,这样不仅稳固性提高,还能有效防止窑内的火刺入匣钵内,起到了较好的密封效果。同时这样的匣钵也可以用在多件器物正烧或覆烧时使用。

  ②碗状匣钵

  目前见到的碗状匣钵有两种,一种形状似""碗"",敞口,斜曲腹,平底;一种形状似""钵"",直口,曲腹,凹底。从碗状匣钵信息看出,它们的高度在6.5-9.5厘米的范围,应该是用来盛装单件器物的。因此推测盂县窑也采用着一匣一器的装烧方法,用来烧制较为精美的器物。

  与定窑相比,定窑也有类似碗状匣钵,被称为漏斗状匣钵正烧法,从北宋前就有的一种装烧方法,之后仍有沿用。漏斗状匣钵是根据碗的形状而设计的一种专门烧碗的匣钵,故又名""碗笼""。这种装烧方法是一匣一器迭置起来烧制的,因此碗型浅,目的是为了在窑内尽量多装。而盂县窑的碗状匣钵在漏斗匣钵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简化,已经没有了漏斗状口沿。相比之下盂县窑的这种匣钵在制作时节省了工时,对瓷窑工人的要求也降低,更适合民窑瓷器产品的烧制要求,极大地满足了市场需求。

  和筒状匣钵一样,碗状匣钵可以用作单件器物的烧制,也可以用作多件器物的烧制。

  3.支圈仰烧法

  支圈仰烧法是在筒状甲钵内,先置一个高体支圈,上面放一个坯件,其上再置一个支圈和坯件,一直叠放到适当高度为止。这样的烧制方法就充分利用了窑位空间,提高了产量。盂县窑也采用了这样的方法进行瓷器装烧,目前可见的支圈类型有两种,一种是盘形支圈,尖唇,敞口,斜壁稍内曲,;一种是碗形支圈,方唇,敞口,斜直腹。这两种支圈都归结为""高体支圈"",未见到环状支圈。

  从采集的一件标本可以看到,器物残块遗留在了一个高体支圈上(图二),高体支圈圈口直边处残缺,但仍然证明了支圈仰烧法的使用。在调查简报中以及现有标本中均没有见到环状支圈,但并不能说没有该种支圈。根据高体支圈上面有直边看来,肯定是为了方便叠放其余支圈,可以是一样的高体支圈,也可以是简单的环状支圈,因此支圈应该也是存在的,对于该种支圈的实物还需要对盂县窑址遗物做进一步调查。

  

  4.支圈覆烧法

  覆烧法可谓是中国古代资器装烧技法上的一大成功创造。它既充分利用了窑位空间又最大限度地节省了燃料,而且还可成倍地提高瓷器的产量。这种方法不仅对当时的定窑生产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全国其他瓷窑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根据盂县窑遗址调查简报里面提到的支圈有两种,一种是碗形支圈∶碗型,方唇,敞口,斜直腹,黄白色粗瓷胎,口径18、底径6.6、高7厘米;另一种是盘形支圈∶盘形,尖唇,敞口,斜壁稍内曲,黄白色粗瓷胎,口径19.2、底径6.6、高4.2厘米。两种支圈均无直边。盂县窑采用的支圈覆烧法基本上是这两种。

  盂县窑采用的无直边碗形(盘形支圈覆烧法应该是在匣钵内,放入一个碗状(盘状)支圈,然后扣装上口径大小不等的器物坯体,放到一定高度时,即可入窑焙烧。因为这种碗形(盘形)支圈无直边,可以肯定上面不会再放支圈,所以在此称它为""无直边碗形(盘形)支圈覆烧法""。这种装烧方法,适合于口径较大而器形较矮的盘状器物,因为这种碗形支圈上大下小,承重力大,是烧制不同直径的盘状器物最理想的方法。因此用这种方法烧制的大盘尽管直径大,胎体较薄,但也不易变形。在现有的样本中可以明显看到这种支圈的残片,残片胎体灰白色,无底心,盘形支圈圈口还残留有一圈瓷釉,釉色呈黑褐色(图三),应该是放置在其上的器物在烧制过程中与窑具留下的粘连痕迹。

  5.涩圈叠烧法

  在盂县窑采集的瓷器残片中发现了大量采用涩圈叠烧法烧制的器物。此法简单粗糙,是将同样大小的碗坯一个个直接叠起来,放入筒状匣钵内烧制。为了避免上面的碗足与下面的碗心发生粘连,就将碗心釉刮去一圈,形成比碗足稍大的无釉涩圈,由于叠烧,上面的坯体重量全部落在下面的碗坯上,除了放在最上面的碗无涩圈以为,其余碗心留有涩圈。从调查简报以及现有标本中可以看到素白瓷碗(图四)、盘多采用刮圈叠烧,印花碗(图五)也采用刮圈叠烧。

  

  标本中还发现有一件残损的素白釉碗,釉色微黄,没有支钉痕迹,没有涩圈,口沿无""芒口"",应该是采用涩圈叠烧法烧制时摆放在最上面的碗。二、小结

  由此可见,盂县窑的装烧技法是丰富多样的,目前有实物证明的装烧技法主要有支钉垫烧法、匣钵正烧法、支圈仰烧法、支圈覆烧法和涩圈叠烧法等五种。

  从盂县窑发现的匣钵大小与器物的尺寸进行比较后发现,二者较为符合匹配,基本上既可以用来烧制单件大型器物,也可以用做多件瓷器,体现了""一匣多用,一匣多器""的特色。调查中也有超出现有匣钵尺寸的器物,说明盂县窑的匣钵应该还有更大尺寸的类型,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多加留意和重视。

  由于同时代定窑的风靡与流行,其造型、装饰,烧造方法受到各地瓷窑仿效。由于山西盂县窑的地理位置与一山之隔(太行山)的河北定窑相近,因此也受到其风格的影响,特别是烧制技法的应用。定窑在金代出现的涩圈叠烧法,就被盂县窑广泛使用,素白瓷、盘、印花碗均采用了刮圈叠烧。

  虽然盂县窑的创烧时间较晚,但是传统的支钉垫烧法、匣钵正烧法、支圈仰烧法仍被继承传用,同时支圈覆烧等先进技法也被吸收采纳,并进行了改良以适应自身的产品特点和需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简约实用的装烧技法。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瓷器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