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瑞华在修补瓷器。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距今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手艺——锔瓷,它是一种以金属为主要修补材料,对破损器进行修补的手艺。作为宝安第五批非遗项目之一,锔瓷技艺已经在宝安扎根生存发展了十几年。“我和丈夫周垄镇2003年定居新安,一直经商开办公司。我一边帮助丈夫打理公司,一边不断深入研究锔瓷手艺。”锔瓷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方瑞华说。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经济快速发展,瓷器的生产工艺不断完善,大大降低了瓷器的价格。原来以修补瓷器为生的锔瓷手艺人纷纷放弃这门手艺,投身到经济建设大潮中。近四十年来,锔瓷手艺濒临绝迹。方瑞华却从来没有放弃过,自拜师学艺以来,一直默默的坚守。方瑞华自幼家境贫穷,父亲早逝,因与陈家相邻,又与师傅陈木清二女儿陈瑞华同名,从小就一起玩耍,看到师父陈木清修补瓷器的手艺,就非常喜欢。1995年,在十六岁时候,方瑞华正式拜陈木清为师学习修补瓷器。
2014年,方瑞华成立全国第一家锔瓷手艺公司,不断推广锔瓷工艺和锔瓷文化。金缮锔瓷(深圳)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举办了第一、二届全国性的锔瓷大赛,邀请全国各地锔瓷手艺人,并编写了《锔匠录》;邀请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奥漥教授亲临深圳宝安进行锔瓷交流,并聘请她为锔瓷堂瓷器修补顾问。同时参与了宝安区妇联精准扶贫项目,通过推广锔瓷技艺给有需要的朋友带来一门谋生的手艺;连续四年参与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的全国最大茶博会,为锔瓷技艺的宣传和推广而不断努力。
锔瓷就是以金属为主要修补材料,通过各种工艺,如锻轧、退火、裁剪,做成各种锔钉,用来锔补破损瓷器的手艺。“首先要找碴对缝,把破残的瓷器完整地拼合起来,然后采用棉绳将瓷器进行完整地捆绑,把瓷器按照完整的形状,牢牢地捆绑起来。接下来就是点位、打孔。”方瑞华介绍,打孔也是对锔瓷手艺人的一大考验,有些瓷器厚度就几毫米,打孔时都是毫厘之差,一是手要拿得稳,对得准,不能打穿,有时不小心打穿了,还得多加几道工序把孔填补起来;另外是孔要对称,不能有一点偏差。现代工业发达了,一般打孔都用进口电钻,配上磨头,再细小的孔都可以钻出来。与古代相比,现在的技艺修补出来的瓷器更精美细腻。
“打完孔之后就是制钉,这也作体现手艺人的水平,锔钉的韧性和制作锔钉的水平,也决定着锔补器皿的使用寿命。锔钉的大小,得根据器物的大小以及破损程度来计算。这样,器物修复后不仅盛水不易漏,而且还给器物本身增添了几分韵味。”方瑞华说,接下来要上锔钉、打磨抛光,最后一步就是用传统技艺把鸡蛋清和瓷粉调和,用手指轧进裂缝,填补空隙防止瓷器漏水,这样锔瓷步骤就完成了。
锔瓷技艺不仅是一种民间绝活,也是中华民族“惜物惜福”精神的体现。这一门手艺历经六个朝代,一千多年的历程,体现出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技艺的特色。此外,锔瓷技艺的独特艺术风格,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金刚钻的发明就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这句世人所知的歇后语,将永久地流传下去。
宝安日报记者 赵盼盼 通讯员 苏米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