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网 - 瓷器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国际新闻 | 国内新闻 | 企业新闻 | 投资指南 | 行业动态 | 行业科技 | 政策法规 | 瓷器保养 | 瓷器选购 | 历史文化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政策法规 > “姹紫无光确为真”——故宫成化斗彩瓷器品鉴
L.biz | 商业搜索

“姹紫无光确为真”——故宫成化斗彩瓷器品鉴

信息来源:cccwww.com   时间: 2021-06-05  浏览次数:1

“姹紫无光确为真”——故宫成化斗彩瓷器品鉴

路杰

中国古陶瓷独立研究学者;中国文物学会理事;国内瓷器收藏团体《佳趣雅集》会员;中国全联古陶瓷研究会会员;北京元青花俱乐部会员;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理事;老北京琉璃厂《集雅斋》传人,创建《佰年集雅》品牌;江西景德镇集贤雅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国内多家鉴定平台任鉴定专家;祖辈曾在北京琉璃厂开设《集雅斋》经营古玩。解放后其家族支援国家文化建设,不惜倾囊捐款、捐物。曾多次受到国家文化部门表彰。耿宝昌先生在多次审视路杰先生藏品及研究成果后,对其年轻有为敏而好学的态度给予赞扬,并亲笔题字“陶瓷世家”横幅作为褒奖。

成化时期瓷器一直以纤秀精巧闻名遐迩,而这个时期的斗彩瓷器也一直是古陶瓷领域热衷谈论的话题。成化斗彩不仅因为出身名门,是明成化宪宗皇帝为宠妃万氏所特定烧制的“爱”的体现,更是自明代本朝就已经成为御前赏玩之物,而备受珍视。明代晚期《万历野获编》中就记载有“本朝窑器……最贵成化、次则宣德……成窑酒杯每对至博银百金,为吐舌不能下”。明朝人把成化斗彩当做瑰宝,清朝人更是把成化斗彩视如拱璧,帝王和贵族上层尤其珍重。清宫内各府造办处档案记载道:“雍正七年四月十三日记:圆明园来帖,太监刘希义交来成窑五彩瓷罐一件(无盖)。传旨,着做木样呈览。奉旨,将此罐交年希尧添一盖,照此样烧造几件。”可见帝王对成化斗彩的嗜爱。

“姹紫无光确为真”——故宫成化斗彩瓷器品鉴

清?雍正仿成化斗彩高士杯

高4.5厘米 口径7.8厘米 足径3.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不仅如此,成化斗彩瓷的商业价值自古就被世人所重视。由于是宫廷御用珍赏品,当时的成品量就少且胎釉精粹,所以至清代更是身价倍增。能够拥有成化斗彩器物也绝非一般的富贾之士用钱能够企及的。北京地区曾出土成化斗彩葡萄杯一对,是清初重臣索尼的孙女、康熙第一任皇后黑舍里生前的珍爱品。《红楼梦》第四十四回中也写有“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只成窑五彩小盖盅,捧与贾母”的情节。足见,成化斗彩瓷器在清代的珍贵程度已并非单靠财力就能够猎求,还需要相当的政治背景才能够有幸得之。

“姹紫无光确为真”——故宫成化斗彩瓷器品鉴

明成化 斗彩葡萄纹杯北京海淀清代黑舍里氏墓出土

此次展览中,故宫博物院院方特意展出成化斗彩瓷中的一对绝品——成化斗彩三秋杯,观者有幸近距离一睹成化斗彩精品的芳容。成化斗彩三秋杯比大名鼎鼎的成化斗彩鸡缸杯存世量更为稀少,大陆仅此两件,世界其他博物馆更是凤毛麟角。这对成化绝品曾是孙瀛洲生前最为心爱之物,孙瀛洲先生是陶瓷捐献大家、文博鉴定学前辈、曾经的著名古董商、业界尊称“老法师”并享有“宣德大王”盛誉的一代陶瓷先师,生前给故宫博物院捐献了3000余件文物。据孙老家人回忆,一贯节俭的父亲当年可谓倾囊而出,花费40根金条才收藏到这对稀世之宝。此后,时常一人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才拿出来赏玩,每每废寝忘食,家人也是难得一见。而当子女看到的时候,已经是1956年准备捐献给故宫的前夜。

“姹紫无光确为真”——故宫成化斗彩瓷器品鉴

成化斗彩姹紫蝴蝶三秋杯

高3.9厘米 口径6.9厘米 足径2.6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斗彩以成化时期最为著名,此时的瓷器造型玲珑奇秀,胎质细润晶莹,色调柔和宁静,绘画淡雅幽婉。成化瓷器特别讲究线条美,这对成化斗彩三秋杯高4.3厘米,口径6.8厘米,足径2.6厘米,釉色青中泛灰,胎薄如蝉翼,透过自然光可以清晰地看到杯外壁所绘的图案。但见杯上淡雅的青料描绘出两组山石花草,一边为野菊花,一边为山栀子花,平涂的青花山石没有表现过多繁复的皴法,因为成化时期的青花料是国产的平等青,故而蓝色的青料中透出淡淡的紫艳与一丝宁静的灰;栀子、雏菊、兰草从山石间隙长出,栀子花枝用铁红彩点缀碎碎的几点果实,与灰蓝色的山石形成反差,显得格外清新,错落有致。蝴蝶在蹁跹,蜜蜂在劳作,动静结合,栩栩如生,一派乡居野景,跃然盅上。

“三秋”本指秋天中的三个月份,这三个月既有丰收的喜悦,又怀揣来年的希望。忙碌田间,螽斯薨薨,喜蝶翩翩。此杯纹饰线条简练,彩料凝重素雅,宛如一幅闲适悠哉的野景,充满大自然的气息和生活本有的情趣。

三秋杯之所以名贵不仅因为存世量稀少,更是由于蝴蝶翅膀上所用的紫色彩料。这种色如铁赤,干涩无光趋近于紫、褐相间的色调就是成化斗彩独一无二的“姹紫”。“姹紫”一说来源“差紫”,本是形容“差强人意”之色。成化斗彩品种,使用“姹紫”最多的就要属带有蝴蝶的瓷器。可惜的是,这种带有神秘“紫彩”的成化瓷器,全世界也才几件而已。通过对几类带有“紫彩”的成化斗彩瓷长期观察,笔者认为当时成化“姹紫”一色并非是“烧差”的结果,而是有意为之。成化斗彩中的紫色彩料,应有两类。一类紫彩的如同紫釉,呈玻璃质感。以成化紫彩龙纹小酒盅为代表,整条龙纹都敷有紫彩,彩釉光亮且通透感强,这种紫彩还大量应用在成化时期其他的斗彩器物上。而另一类就是以“三秋杯”为代表的“姹紫”蝴蝶上,紫彩颜色失透,呈磨砂状。

“姹紫无光确为真”——故宫成化斗彩瓷器品鉴

明成化?斗彩团花菊蝶纹罐

通高11.1厘米 口径5.3厘米 足径5.6厘米

清宫旧藏

当时的工匠不知道用了何种配方的釉料,使得这种紫褐无光的色泽成为后世数朝无法仿效的特点,时至今日这种紫色彩料也是难以掌握的工艺难点,而成为鉴定成化斗彩瓷器的一大特点。这让我想起历史上“姹紫无光确为真”的鉴定名谚,这也是孙老当年结合实际鉴定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姹紫无光确为真”——故宫成化斗彩瓷器品鉴

斗彩团花菊蝶纹罐罐面

除此作品外,让笔者联想到故宫秘藏的另一件成化大量使用“姹紫”斗彩的绝品——成化斗彩九秋盖盒。盖盒上蝴蝶翅膀也大量使用了这种“姹紫”的工艺,也是成化时期使用这种稀有“紫彩”最多的器物。这件成化斗彩盖盒与三秋杯题材相近,只不过上面的草虫、花卉更为丰富,显得热闹有余,雅致稍逊。

“九”,数之极也。“九”作为最大阳数,在古代,代表着众多的意思。而秋季三个月,刚好是九十日,故而“三秋”也可称为“九秋”,“九秋”也暗含“三秋”。据笔者了解,这件不足15厘米的小盖盒目前只有故宫珍藏的这件残品存世,一直以来被视为成化斗彩中的传世孤品。笔者有幸收藏到几块同类的斗彩标本,借此次展览请故宫博物院古陶瓷鉴定泰斗耿宝昌前辈过眼。老人看后笑言:“看来孤品不孤了。”这让学生不禁想起《论语》中“子曰:德不孤,必有邻”的名谚。

或许并非院方特意安排,后殿孙老的捐赠展览中,还有一件清代官窑珐琅彩“喜相逢”题材的料胎小瓶,竟然也描画的是团蝶图案,这两件蝴蝶题材的文物借助这个机会得以获得短暂的团聚,似乎也是冥冥之中的巧合。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瓷器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