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到河南中部的禹州市神垕小镇游玩,这里是驰名中外的钧瓷文化发祥地。钧瓷始于唐、盛于宋,是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但南宋后期由于战乱,均窑一度销声匿迹。
自古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说。这里所说的均瓷就是指宋朝均窑最辉煌的时期,钧瓷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不可预知的精彩而受到皇家追捧。
这是神垕小镇的露天市场,满满的地摊都是瓷器,其实在街道上,很多店铺也卖瓷器。这里大部分都是“钧瓷”,而且非常的便宜了,这又是怎么回事?
宋代是中国陶瓷最辉煌的时期,当时有五大名窑,其中钧瓷作为其一是产量和留世量最少的。钧瓷是因为北宋时宋徽宗在现河南禹州市内古钧台附近设置官窑专门烧制御用瓷而得名。
历史上钧瓷的烧制是一项复杂的高难技术,主要是温度的把控,由于过去使用的是松木烧制窑,窑温难以达到均衡,在烧制过程中废品率极高,完好的特别少,所以钧瓷虽然很美,但要达到上品则很难。
宋代均窑因“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窑变现象,构成钧瓷的意境神韵和特殊美感,具有非常高的艺术魅力,它一问世,就受到世人特别是皇家的珍视,成为珍品中的珍品。
自古钧瓷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 的尊贵名声,唐玄宗是曾下令“钧不随葬” ,而宋徽宗又把均窑定位御用珍品,诰封其为“神钧宝瓷”,每年钦定只生产36件,还禁止民间收藏,所以现在流传下来的钧瓷很少,墓葬出土的钧瓷也看不到。
目前世界博物馆虽有收藏瓷器,但宋均窑瓷器太罕见,就是因为当年的产量极少,传世的就更少了。
那在神垕地摊上大批卖“均窑”瓷器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是近代的仿均窑。这是建国后国家大力开发研制均窑的生产技术,经过多次实验,钧瓷艺术在原产地神垕镇全面恢复了,特别是近年来各种大小窑烧制均窑的就太多了。
当然今日均窑同宋代均窑虽然在生产地址上可以重合,但工艺与价值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作为瓷器的一个品种均窑的复生可喜可贺,虽然无法达到登峰造极的工艺时代,但恢复了它的市场地位以及文化延续,特别是现在均窑的市场化和民众化,让这神秘的皇家用品走进了千千万万百姓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