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制瓷业有了迅猛的发展,并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1、瓷窑分布广。
烧制工艺进一步发展,各地纷纷建窑烧瓷,除了越窑,瓯窑、婺州窑相继在这一时期开始创窑烧造,尤其是婺州窑在烧瓷的过程中创造性地使用了化妆土,因为当时各个窑口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瓷土的质量参差不齐,而婺州窑本地所产的瓷土质量较差,为了弥补胎土本身带来的缺陷,便在胎体的表面涂上一层白色的加工好的瓷土,使胎体表面光滑平整,上釉效果更好,藉此来提高瓷器质量。
2、成型技术提高。
自三国至西晋时期,瓷器的成型工艺有了很大提高,这一时期比较流行造型繁复的瓷器,鸡首壶、盘口壶以及各种动物造型的瓷器对成型工艺要求较高,从而促使陶车的结构发展得更为合理,适合拉坯成型。因而刺激了瓷器成型工艺的进一步发展。
3、窑炉、窑具和装烧技术得到改进。
窑炉的结构更科学,从而可以很好的控制瓷坯在窑炉中的还原气氛,使得瓷器的正烧率提高,釉色丰润饱满。除了上述的特点以外,这一时期瓷器发展的重要成果就是在北齐末年成功烧制出了白瓷。
了解了该时期的三个发展特点,下面我们来看几件瓷器。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