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青瓷创烧于北宋,南宋至元为极盛时期,到明代衰落。龙泉青瓷主要产地以浙江省龙泉县为中心,到元代又有扩大和发展,窑址总数达150余处以上。元代继续烧制宋代常见的盘、盆、洗和罐等日用器皿外,大型器的烧制较前增多,这是元代制瓷工艺的进步和成就。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贴花龙凤纹盖罐,即是元代龙泉窑这种大型器物的上乘之作。
贴花龙凤纹盖罐,高28.6厘米,口径24.8厘米。直口,鼓腹,圈足,荷叶形盖。器身饰贴花云龙戏珠,龙身下部及首尾,各有短脚云纹一朵,行龙飞舞,出没于云间。胫部饰海涛纹一周,器盖中心饰一周弦纹及鼻形钮,盖面贴花为展翅飞凤穿云。整个盖罐呈青绿色,釉色肥厚莹润,色调温润如玉,是元代龙泉窑的代表作品。
贴花,亦称“模印贴花”或“印贴花”,陶瓷装饰技法之一。且模子先印好或用手先捏塑好浮雕状的纹饰,粘贴于坯体上,然后施釉烧成。本文所述贴花龙凤纹盖罐,即是用这种技法。贴花技法最早见于晋代青瓷上,唐长沙窑青釉褐斑贴花器及河南巩县唐三彩贴花装饰,均闻名一时。元代还采用将花纹贴于已施釉的坯体上,贴花部分因未罩釉而呈紫红或红褐色,青釉红花极为鲜艳。亦称“露胎贴花”。如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青釉折枝三桃盘,盘面贴折枝三桃,枝叶茁壮,果实丰满,富有生气。英国大卫德中国艺术基金会收藏的青釉贴花云龙纹大盘,盘施青釉,盘中心为贴花龙云纹,呈紫红色。在青釉衬托下,主题突出,鲜艳夺目。
古称凤凰为瑞乌,是喜庆、欢乐、美好、善良的象征。秦汉时有夔双和朱雀纹瓦当。唐宋瓷器上出现牡丹纹后,随之出现凤穿牡丹和凤衔牡丹等图案。也有比翼双飞、双凤穿云等题材的图案。凤纹唐时出现、流行于宋,元明清三代更加流行。明清时常以一凤一龙组成龙凤纹,寓意“龙风呈祥”。
龙泉窑常见器型有碗、盘、瓶、洗、炉、杯、盏等。其中菱口盘、高足碗、荷叶形盖罐、环耳瓶和凤尾尊等,都是创新品种。每种器型种类很多,如洗,就有莲瓣洗、刻花洗、双鱼洗、蔗段洗、桃式洗等。碗,根据口部可分敞口、敛口、直口、外卷口、菱花口、菊瓣口和莲瓣口等。盘以纹饰命名有云龙纹盘、双鱼盘、菊花纹盘、荔枝盘和牡丹纹大盘等。一般的碗、盘圈足较浅,圈足内无釉,底内粗糙,有明显旋削痕。有些碗、盘内有叠烧的垫饼痕。大型器物皆为凹足,足内满釉,底内无釉处呈朱红色。胎呈白或灰色,以深灰较多。装饰手法有刻、划、印、贴、镂、堆多种。特别是阴文印花为元代龙泉窑的主要装饰方法。装饰题材内容丰富,有云龙、飞凤、双鱼、乌龟、莲瓣、荔枝、仙桃、八仙、八吉祥、杂宝等。还大量出现文字装饰,主要使用汉字和八思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