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鉴定真知堂:
我是一个瓷器收藏者。闭关自收三十多年,现在闲来无事,跟同好聊聊古董,聊聊瓷器。
也许是犯忌讳的事情,因为这圈子里说真话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很多人诟病专家的眼力和水平。其实我在想。专家就算看这件东西水平再差,也不会比普通人从来没有接触研究过瓷器的人差吧?何谓专家?就是在某一门学问上有深度研究和独到见解的学者。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对于普通人而言,专家是高不可攀的。对于同为学者而言,某某在本专业哪个领域内属于领军人物,这在专业人士圈里那是有口皆碑的。
老百姓只知道相信医生,却不知道医生分内科外科儿科五官科。。。。,你让内科医生给你开一刀试试看?呵呵。
如果你有拿东西给专家看的经历,那么,接下来我的分析可能对你的症。
第一,你找的专家是谁?瓷器鉴定这一行,专家并不多。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一个陶瓷组,现在好像叫陶瓷科。国内以前最出名的陶瓷专家基本上都出在这个小组里。陈万里先生是中国陶瓷田野考古的先驱,冯先铭先生也是上世纪40年代就就职于故宫博物院,孙瀛洲先生是实战型专家,民国时期开设敦华斋古玩铺,建国后到故宫工作。他俩和孙瀛洲先生是建国初期最权威的专家。孙先生收了一批徒弟,耿宝昌先生是孙老开古玩店时期的学徒,现在已经96岁高龄了。还有李辉柄,王莉英,叶佩兰三位先生,当年是孙老亲自带的学生。应该说,新中国第一代陶瓷专家就是陈万里,冯先铭,孙瀛洲这几位。耿宝昌算是一代半,从师学习古陶瓷比后面三位要早二十年。李辉柄,王莉英,叶佩兰三位先生是第二代。第三代专家里人数就多了,各省考古研究所里对本省窑口都有专业研究人员。这里有人肯定要喷了,我只是就事论事,说说中国古陶瓷界的传承历史。(说耿宝昌先生是一代半有点委屈,他1936年跟随孙先生学徒,1946年自己就开了古玩铺。和冯先生基本上是同龄,但冯先生入故宫是在民国时期,耿先生是1956年跟随孙瀛洲先生进入故宫博物院的,所以屈居半个身位。)你如果找的都不是瓷器圈公认的专家,你的鉴定结论当然存疑。
第二,你是私底下找专家鉴定还是电视台鉴宝海选?
绝大多数普通收藏爱好者,不大可能认识权威专家所以基本上都是电视台海选鉴定。你如果私底下找到这个窑口的权威专家(耿宝昌先生是明清瓷器鉴定权威,禚振西先生是耀州窑专家。。。。)他给你说的,一般都是可靠的。如果你是电视台鉴宝节目海选,100块钱一件东西的快速鉴定,那么我告诉你,那就是忽悠你的。一件100,一个专家一天要看几百件,人家场地费,宣传费,专家费一大堆加起来怎么着也得赚钱才有人干。唯有快速鉴定,才能多看多收。你要去参加这个鉴定,那不能怪别人。毕竟人家这个找的还是各个门类的真专家多。而且只收你100块。反观各种骗子拍卖行,到处打广告,打电话给你的,一下手动辄几万几十万费用的,你就偷着乐吧。已经很不错了。现在流行微信鉴宝,更不可靠,包括本人。灯下不看瓷,这是老话,以前作假的还真的不多,不像现在科学仪器检测分析胎釉成分,电脑三维立体扫描复制图案,计算机控制窑炉气氛和烧成温度曲线。。。。。(我说的这些高科技你如果都不懂,那就继续学习)
第三,专家说看不好有几个意思?
首先可能你的东西开门假,你自己不以为然,人家说不对,你就恼了。怕得罪你,所以不说假,说看不好,不说赝品,说看新。这种朋友不少,私下找我看东西,二话不说发过来一堆图片,我说不看好,接下来就杳无音信了,连个谢谢都没有。更有甚者,直接把你拉黑。
其次,你的东西存在疑问。如果是海选,那就直接否定掉,没工夫跟你瞎扯,耽误人家赚钱。如果是私下鉴定,对方刚好对你的东西有研究兴趣,那么会认真看看。一般,宁可杀错,不可认错。一辈子的名声,可不能毁在你这里。前几年轰动一时的谢稚柳徐邦达二位书画鉴定大家,就因为意见不同而闹得沸沸扬扬,对于他们谁都没有好处。对于专家学者而言,一辈子自己没收藏文物,吃的是公家饭。没有利害关系,其实更能说点实话。但现在造假猖獗,年纪大了的人视力都不够用,谨慎是必须的。鸟都知道爱惜自己的羽毛,何况这些成名已久的学者?搞不好就有老毕那样说个段子被传到网上的事情发生。文博界的研究员,基本上等同于大学里的博士生导师甚至博士后导师。他跟你说看不懂,其实是委婉的说,这东西不对。
民间确实藏宝不少。很多都是博物馆里没有的东西。但是,古董和文物它又不一样。很多国宝级的瓷器(主要是唐代以前的),在民间其实价格不高。这些晋唐古瓷,一般上面都有纪年文字,对于古陶瓷学术研究有极高价值。但对于普通收藏家而言,就远不如五大名窑和明清官窑了。文博指的是文物和博物馆。考古学重视的是年代,收藏家重视的是工艺。文博界和收藏圈,你看这个词就不一样了。文博界有不成文的规定,不允许业内人士从事收藏活动,原因无他,不想落人话柄。而明清时期没有吃公家饭的文博界,专家都是搞古董收藏的,而这个古董收藏从古至今也都是极少数人的事情,不像今天动辄8000万收藏大军。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很多人文化水平不高,成都是个省,秦琼战吕布,宋徽宗啥岳飞,这些事情他都信!但明清时期玩古董的都是大学问家,今天的金石学就是几个晚清几个玩古铜的收藏家搞出来的东西。
问题关键不在于民间是否藏宝,而是人心乱了。笔者总结下来能坚持收藏几十年不乱的原因,在于根本不和古董圈打交道。什么热什么火,什么价格高统统不知道。平时忙的要死,等到了星期六,还只有一个上午的时间可以抽出来去逛市场。看到什么有研究价值喜欢的东西,就收回来慢慢研究。一段时间没有瓷器买了,就弄点其他的玩一玩。自己的东西总是兴致盎然,休息的时候赶紧查资料。慢慢就懂得越来越多了。如果也和其他朋友一样,玩物玩成专业的古玩商,估计天天跟着市场风向,早就晕晕乎乎,不知道东西南北了,伤透心了。
收藏没有别的窍门,看得多看得真才能看得懂。就算你暂时不知道你买来的宝贝价值多少,但新的老的你能懂,怎么着也不至于吃大亏。所有被骗子拍卖公司骗了钱的收藏者,其实自己太那个。明白人都能看出你手上的东西不值几文钱,你就执迷不悟的相信你那宝贝就是国宝,不骗你骗你呢?在认为你的东西是国宝之前,建议你去买几本古董拍卖价格图录看看,到底这些东西值钱还是不值钱。
人不自欺,砖家无法欺你。尊重知识,认识到知识是昂贵的,那么你就会抱着一颗带有敬意的心,去学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某虽不才,希能立言于世,故字斟句酌,旁征博引。所言皆有所本。以物证史,广交大贤,海内多知己,天下皆芳邻。此为人生之一大乐趣也。
我收藏的古宅,200年大夫第,在这里写文章
分享真知识,传递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欢收藏,不局限于陶瓷,欢迎关注本人头条,谢谢你的收藏和转发!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