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彩瓷器,置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关于喜欢这一块的藏友来说以致是很熟习,那么,大家关于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瓷器熟习吗?知道其工艺特征吗?今天,跟着小编一同窗习吧。
乾隆年代珐琅彩瓷器
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瓷器:
一类是人物纹饰,常经过婴戏等儿童活动,将不祥之意寓意其中。在色地上彩绘花卉,明显具有铜胎画珐琅效果,所绘人物饱满、写实,人物神态逼真、生动生动。线条流利,珐琅彩颜色秀丽。
乾隆时期在珐琅彩瓷上,还呈现了一类临摹西洋人物微风光的纹饰,其用笔光滑平柔,几乎看不到笔触,颜色绚丽丰厚。并运用焦点透视方式,使画面上的人物及背景上的建筑物,具有光线明暗的平面效果,这些都是制瓷匠师将西洋画法融入珐琅彩瓷绘技艺中的结果。故宫藏一件黄地小葫芦瓶,上部椭圆形开光内绘西洋风光,下部海棠花式开光内绘西洋妇女和婴儿。画面中人物面部明暗分明,装束华美,背景建筑物明晰可见。整个图案从题材至画法都是西洋作风,是乾隆珐琅彩瓷受西洋画风影响的典型之作。
另一类是持续了雍正时融诗、书、画为一体的装饰作风,题材更为多样化,不只要山石、花鸟,还有山水人物和仙山楼阁图。故宫藏一件豆青地开光山水诗句纹瓶,腹部装饰4个圆形开光体,开光内绘景州开福寺塔全景,及干隆御制《登景州开福寺塔》七律诗一首,诗句后钤“干隆宸翰”、“惟精独一”篆印两方。此瓶在构图设计上可谓别出心裁,它以多种颜色的珐琅彩料与粉彩料合绘纹饰,不只画面丰厚、层次鲜明、画工精致,而且诗与画共同入画,极大丰厚了瓷绘的表现力。它以多种颜色的珐琅彩料与粉彩料合绘纹饰,说明珐琅彩这种昂贵的进口材料逐渐被国产的颜料所替代。而且画面丰厚、层次鲜明,诗与画共处一个画面,进步了装饰的文人气息。此外,干隆时期在装饰工艺上集彩绘、描金、轧道、凸印、开光等多种工艺于一身,充分反映出干隆时期繁缛、复杂的釉上彩制瓷工艺。
此时乾隆珐琅彩的款识,在雍正的基础上,增加了青花6字篆书款“大清干隆年制”,这是由景德镇烧制白胎瓷器时预先写好的,也有在宫内书写的蓝料彩4字楷书款“干隆年制”,外围方栏。以及横排篆书6字款。个别器物金彩或黑彩书写篆书或楷书款识。
从康熙中、后期至干隆时期,这70多年间,传播于世的珐琅彩瓷不过500余件,而且绝大部分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可谓弥足珍贵。
珐琅彩瓷器工艺的特征:
珐琅没有大的器物外型,绝大多数是盘、碗、杯、瓶、盒、壶,其中碗、盘最多,只是每一品种都有不同的变化。另外还有一个品种是宜兴紫砂陶胎外绘珐琅料彩,这也是难得一见的。珐琅彩瓷器在胎质的制造方面是非常讲究的。
胎壁极薄,均匀规整,别离紧密。在如此的胎质上又施釉极细,釉色极白,釉表光泽没有桔皮釉、浪荡釉,更没有棕眼的现象,确可用“白璧无瑕”来赞誉。
珐琅彩瓷的特性是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靓丽,画工精致。制造珐琅彩瓷极度费工,乾隆以后就偃旗息鼓了。康熙的珐琅彩瓷大多作规矩写生的西番莲和缠枝牡丹,有花无鸟,显得单调。而雍正以花卉图案居多,山水、人物也有。
在乾隆时期呈现了很多极端优秀的陶瓷作品,但珐琅彩在制造程序和用料上是其他众多品种无法比拟的。画工也不是普通的窑工,而是皇宫里面顶尖的专业画师,所以这些器物可以代表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最高的工艺水准。
珐琅彩起始于康熙后期,顶盛时为雍正期至乾隆期。但雍正期的珐琅彩水平最高,工艺最美。乾隆时期慢慢转向粉彩,故珐琅彩终止于乾隆后期,同时还有一部分瓷器其釉料有珐琅釉和粉彩共存。这是过渡时期的珐琅彩器,你说它是珐琅彩吗,它有粉彩,你说它是粉彩吗,它又有珐琅釉,但瓷艺水平都很高。
珐琅彩的制造是由景德镇烧制的上好素白瓷送进宫中再由宫中画上珐琅彩釉烘烤而成。画工技艺特高,加工水平严厉控制,如有缺陷即刻打碎处置。由于珐琅彩器是专供宫延皇室玩赏之用,不得向外流失,故而数量特少。收藏者很少人可见到此类珍稀品,故普通很难鉴别珐琅的与粉彩的区别。
瓷器这一块,一定要多看多学,特别是珐琅彩瓷器,假设稍不不留意就会看走眼,更别说是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瓷器了,价值价钱根本无法估量,故大家一定多问多学,让自己愈加的了解珐琅彩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