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收藏讲究流传有序
信息来源:cccwww.com 时间: 2014-04-16 浏览次数:574
4月8日,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上,以2 .8124亿港元(含佣金)刷新了中国瓷器拍卖记录。此后证实,鸡缸杯的买家是上海收藏家刘益谦。当天,同样是在香港苏富比“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上,一枚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碗又以1.3亿港元落锤。据雅昌网相关数据,仅2005年到2012年,便有12件元明清瓷器拍卖成交价以亿元计。此次又有鸡缸杯和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碗加入亿元俱乐部。与传统书画相比,中国瓷器出现天价成交的比例高得惊人。4月13日,南都记者就此现象专访了著名收藏家葛师科。葛师科是香港著名收藏团体敏求精舍的前主席、香港天民楼主人,继承和发展了其父葛士翘先生的中国古代瓷器收藏,是香港最重要的私人收藏家之一。
天价鸡缸杯2 .8亿成交价完全在意料之外
记者:这次鸡缸杯拍出2.8亿港元这样的天价,你怎么看?这个杯子有这么大的价值吗?
葛师科:很难讲,因为它很稀少。这个鸡缸杯在古代价就很高了,到明末清初就称得上很珍贵了,因为它售量很少,而且很精致。当然如果要跟其他东西比,跟不久前回到湖南省博那一件皿方罍相比,这个鸡缸杯就比它(价格)高出很多。那件皿方罍很雄伟、很大,而且是周代的。当然,皿方罍如果是拍卖的话,我相信会比鸡缸杯高。鸡缸杯是通过他们拍卖行,和很多人做工作,所以才有这个价钱。
这次这个鸡缸杯,我也看过几次,上次玫茵堂买的时候我们也看过,当时加上佣金大概2900多万港币,这次两亿五加上佣金,一共两亿八,高出很多倍也就是这一件。不过当初跟玫茵堂碰头,我们也买不起,两千多万也是很贵的。
记者:现在2.8亿这个价,你觉得正常吗?我看有人说拍到5亿都不奇怪。
葛师科:正常不正常很难说,我看我是不会买的,也买不起。就这件鸡缸杯来讲,它有它本身的价值,釉上彩和釉下彩相结合这种方式,从宣德时出现,到成化可以说非常成熟了;另外,这种可以说是把玩的小东西,很有意思。你看他画的东西,不像后来珐琅彩那样细,相反还带有一点写意的味道,就像齐白石的画。一只公鸡一只母鸡带着三只小鸡在觅食,很生动,虽然画得不细,但是神态很生动很温馨。再加上釉上彩、釉下彩相结合,使得色彩也非常鲜明。整件东西给人的感觉就是很有趣,你拿在手上把玩也很有味道。
我是很喜欢这个杯子,这次拍卖我也上去仔细观看了,它的釉面非常细,当时同场还有两个清代仿的鸡缸杯,最后也卖了1000多万。两个(清仿)我也拿放大镜仔细看了,它确实画得比成化的要细,但缺少了前面说的趣味性,眼睛什么的都曲曲肿肿。成化这个杯给人感觉就完全不同,草草数笔,充满趣味。成化的斗彩很多都是这样,再加上它的有些彩又是刚刚设置出来,所以尤其珍贵。
至于这个价钱是不是太贵呢?我原本想,超过一亿是肯定的,但最多也就一两亿,现在这个价格完全在我意料之外。但这也没什么合理不合理,毕竟它实在是太少了,能流出来的好像也就现在这一件。不过这样也好,在国内,真正流传有序的、靠得住的鸡缸杯恐怕现在还没有。
记者:在瓷器收藏里,流传有序应该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了?
葛师科:很重要。流传有序,像现在这件鸡缸杯,大家是一点怀疑都没有的。但是有一些东西,你如果不是一直往上追,不能查清它的来龙去脉,那很容易搞不清楚的,其实我手头都有一些仿得很好的鸡缸杯,我如果拿它照像,恐怕也没有人看得出来是假的还是真的。所以这就是很难的事情。
明清彩瓷热入手比书画容易、中国人抬高了价格
记者:这几年拍出天价的瓷器越来越多,尤其是明清彩瓷,你是怎么看明清彩瓷的?也有人说,明清彩瓷实际价值并不高,但价值高的宋代瓷器,反而少有天价出现。
葛师科:这就涉及到每个人对这个东西的看法了。宋代瓷器,我相信,随着大家认识逐步改变,品位提升,慢慢也会走向一个高位。
过去曾有一段时间,完全就是反的,明代的赶不上乾隆的,前几年最贵的就是乾隆的。(瓷面)画得非常复杂,像转心瓶这类的,在我看来,差不多就是一种现代工艺品,但它就是贵得不得了;反而是明代的东西,大家都不追捧。现在明代有名的东西已经上来了,但还有一些上升空间。我相信宋代的东西以后也会上去。
不过宋代的瓷器,由于时间也往前了,在鉴定上困难就更多一些。你要找到一个真正流传有序的宋代瓷器,现在即便说故宫旧藏是不是靠得住,在我看来都是存疑的。你越往上走,窑址、遗址、穴墓,都得能够印证,辨它的真假就很难了。宋代的东西都是非常雅的,特别是汝窑、官窑。但是宋代后人讲的五大民窑,现在弄得清楚的就是定窑,其他都是有很多疑问的,这个也影响到它的价格。但是我觉得现在已经在开始上升了。
记者:有意思的是,现在是不是动不动就会拍出一个天价瓷器。相反,像书画这类传统收藏,表现得就没有这么惊心动魄。
葛师科:要是突然冒出一件天价瓷器,这个可能性也很小,也是不太可能的。虽说瓷器是中国的,但很多瓷器都是在国外的书上,尤其是1949年以后,国内的收藏断掉了,但国外的收藏却一直延续下来,所以很多东西,在国外的资料中反而更好找一些。
瓷器在中国传统收藏中,并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收藏门类。过去人们注重的是青铜器、书画等。一直要到明清之际,尤其是清末,才被当成收藏品。我以前就碰到有人说,明清以前,瓷器就是工艺品,不能当古董,但凡是工匠做的就称不上是艺术品。但像《珠山八友》,现在价钱高得吓人,实际上就是上海一些二流画家在画上面搞不出什么名堂,跑到瓷器上去画而已。
反而是外国人,特别是当时一些传教士很早就开始收藏瓷器,买了很多,现在很多都到大英博物馆去了。所以可以说,过去真正收藏瓷器的,除了宫廷,就是外国的。中国大陆的藏家在最近这几年,香港比较早一点的,开始收藏瓷器。现在大陆这些有钱人,买了很多,但我觉得他们也花了很多冤枉钱。这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现在也开始没那么疯狂了,清代瓷器没那么贵了,明代比较高雅的、真正有收藏价值的东西也上去了。这是很好的现象。
记者:可不可以说,瓷器之所以价格起点会这么高,是因为直接接续到国际市场?
葛师科:应该说是中国人把它弄得很高,过去国际上都没有这么高。1980年代我们买的也都是国际上的价格,但当时也不是高得特别离谱,同西方的油画、艺术品比起来就太便宜了。我当时就在想,这些东西如果等以后中国有钱了,肯定就不会是这个价钱了。同样是几百年,法国印象派的画现在价钱已经不得了了,但郑板桥的画价格可能连他们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不到。至于书画为什么没有瓷器涨得这么快,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瓷器只要是好看的,你就能买;但书画里面,学问是非常深的,一时半会是钻不出来的。
“国宝”瓷器谈只有真正的艺术品才有恒久价值
记者:现在很多瓷器动辄就被称之为是“国宝”,在你看来,究竟哪些瓷器真正称得上是“国宝”?
葛师科:瓷器有几大类,一种是艺术品,把玩的、欣赏的;一种是日用品,用来吃饭的、用的;还有一种是明器;此外还有外销的,各种各样的品种。我认为艺术品就是欣赏品,这类东西比较高级;日用品就是一摞一摞的盘子,同样的花纹,同样是官窑烧出来的,但价值却千差万别。像雍正皇帝,非常勤勉,但我们看雍正档案,宫里的每件东西,题字叫谁题,写怎样,配什么座,都非常讲究。像这样的东西应该就是真正的国宝。
值钱的东西当时就值钱,不是现在才值钱。经常有人问我,我家哪件东西是最早的,好似最早的就是最值钱的,我说不一定。所以像成化鸡缸杯,它也不是现在才值钱,当时就值钱,不是拿来用的,是拿来欣赏把玩的,甚至有可能给皇帝或者贵妃把玩的。所以不要光看是哪个朝代、哪个早,要看是哪个艺术家的,哪个是有真正的艺术水平的,这才是重要的。
记者:这些东西都收藏在什么地方?
葛师科:以前是在宫里,现在都跑到台北故宫了,最好的东西都被带走了。我也去南京博物院仓库看过,好些没有被带走的还是用稻草捆起来的,一摞一摞的,还堆在那里。真正的陈设品、艺术品,都是非常珍贵的。
看东西要从工艺、艺术和历史价值看,有的是新的创新品种,或者新研制出来的、艺术家们评价高的,在整个工艺史上、陶瓷史上,有地位的都应该重视。当然有一些不一定有历史价值就很贵,也有例外情况,不能完全画等号。
记者:你跟刘益谦这样的新兴收藏家是否有过接触?他们的收藏路数跟你们这一辈似乎完全不同。
葛师科:接触不多。我们买东西都是要认真去学去看,虽然不一定都买得起,但每一件都要搞清楚。几十年下来,就像这件鸡缸杯,其实我们已经不止看过一次了,每次都有新的体会。
如果你是真的喜欢这件东西,愿意拿高价,这个无可厚非,也是好事。但对于我们现在而言,老实说,一个是没那么多钱买,其次我们买得也很慎重。我们现在也还在买,像宋代的龙泉、定窑,我觉得在大家还没抢得非常高时,我们还可买。过去我们也买过成化,最贵也就几百万,现在恐怕也得一亿多了。
我们是真正喜欢的、买得起的就买,买不起的我们就看看,有好东西大家都是开心点,好东西出来大家看到都是高兴的。但我们不希望有人为的是炒作,我们就抱着这样一个态度,至于它的价钱到底将来会升到多少跌到多少我们不太关心这个。所以每次拍卖,我们都会很仔细地看一些图录之类的,精挑细选之后再去看,然后定一个自己的心理价位,有时甚至自己也不到场,请别人帮忙去看一下,按照这个价位,买到就买到,买不到就拉倒。所以也能买到一些。不过现在,不像以前,能买到的机会也不是很多了。
知识点
鸡缸杯 中国古代的一种酒器,其杯壁上画有母鸡公鸡,故称鸡缸杯。
斗彩 创烧于明成化时期,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协调融合,在景德镇御窑烧制的白瓷器胎体上,用成化时期特有的釉下淡雅的青花作轮廓线,再以艳丽的红、绿、黄、紫等诸色填在釉上,入窑经低温二次烧成。
玫茵堂 玫茵堂坐落于瑞士苏黎世东南,主人裕利兄弟行事甚为低调,2000件藏品几乎没有公开展示过其全貌。玫茵堂专注收藏中国御制瓷器。收藏囊括了从新石器时代到历朝瓷器中最上乘珍品,被认为是仍在西方私人手中的最好的中国瓷器收藏。
成化瓷 明成化年间官窑出品。以青花与斗彩最负盛名。“成化无大器”,传说与成化帝欲讨好宠妃而烧制易把玩的瓷器有关。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瓷器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