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先生半世纪收上千件瓷器,有的被专家鉴定为精品
信息来源:cccwww.com 时间: 2012-07-23 浏览次数:533
从研究瓷器配方到收集瓷器藏品,年逾古稀的厦门市民林盛业与瓷器打了50多年的交道。近日,记者在他家中看到,他的藏品已不下千件,包括了各个时期的出产,其中有的还是经权威瓷器鉴定专家认定过的精品。
唐宋元明清的宝贝都有
走进林盛业老先生位于同安的家,客厅、书房,甚至餐厅,满眼都是瓷器的身影:彩色、青花,高瓶、矮罐,圆碗、方樽,还有人物等各种造型。
“有进有出,经手的已不记得有多少了,现在大概有上千件吧。”看着满屋的瓷器藏品,林先生显然有一种得意之色。
根据林先生的介绍,通过五十几年的收集沉淀,目前他已经将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瓷器都网罗到了。特别是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他都可以拿出相应的藏品。
“先给你看看这款,出自钧窑,瞧,四周还有玫瑰紫,比较少见。”林先生从书房娴熟地抱出了纸盒,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个瓷罐。这是一只双系瓜棱罐。十几年前,他花了数千元买下。
据称,国内知名瓷器鉴定专家吴建庭来厦门时,专门看过后,评价此罐称:“直口鼓腹,圈足,素体无纹,通体施月白釉,双侧有玫瑰红斑,发色匀净、清澈晶莹,为金代钧窑制作。”
研究陶瓷得来的“副产品”
林先生与瓷器结缘要追溯到1965年。那时,物理专业毕业的他被分配到了德化新建瓷厂,在实验室里当调配胎釉的研究员。
在德化七八年后,他被调到同安瓷厂,10年之后,又以技术干部的身份先后在同安瓷土公司、东兴陶瓷厂等单位做瓷器研究。
林先生回忆,当时因为研究需要,寻找收集各类瓷器样品也成了工作的重要环节。在中国四大古瓷都之一德化时,为了仿制出明代德化瓷特有的“猪油白”,他就想尽了办法收集当时的古瓷。
他收藏的一尊猪油白瓷塑观音像,就是当年用一些钱和物品与当地农户交换而来的。而这尊观音像,经知名瓷器鉴定专家、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李知宴鉴定是明末清初的真品,收藏价值不菲。
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这辈子也没什么积蓄,都花到这些瓷器上了。”林先生半是自豪半是感慨地说道,无论到哪里出差或旅游,淘瓷器成了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
这当中,也有走眼的时候。几年前,元青花在藏界大热的时候,他在一个外地地摊上发现了个元青花花瓶,觉得不错,于是花了数千元淘了回来。可后来在藏友们的鉴赏下,发觉东西不太对。原来,这款青花中苏麻尼青里特有的铁质,是后来人为添加的,并非颜料本身所固有的。而这种区别,用放大镜看,就可以发现铁质是浮在表面的,而不是深度凹进去的效果。
“首先心态要好,不能有捡漏赚大钱的心理,而是需顺其自然。还要有相当的魄力、眼力、财力。”这是林先生对自己大半辈子收藏经验的总结。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瓷器网证实,仅供您参考